北大5月5日宣布啟動的“燕京學堂”項目不無爭議(詳見6月18日《中國青年報》“冰點周刊”、5月25日《東方早報》“上海書評”),校方7月9日與部分在校師生代表舉行的溝通會達成的共識也頗為有限,還需要多輪理性、平和、有建設性的平等討論。在前些時的“‘燕京學堂’與大學改革”座談會上,我就講過,具體談到與這一項目相連的“大學改革”議題,我記得好像是從把系變成院、從大學合并開始的,之后各種問題都出來了。我們好像在奮勇往前走,卻很少反思我們做的對不對。在當下的“大學改革”里,缺乏一個總結的機制,好像只要一個新舉措接著一個新舉措出現(xiàn),就是改革。其實,如果沒有反思和總結,會產(chǎn)生思想混亂。大學改革的初期需要勇氣,現(xiàn)在的改革進行了那么多年,應該作一些理性總結了。有的時候,我們可能意識到某些做法欠妥當,但沒有明確的總結,只是不再提它了,進而再拿出一個新招,這樣就算過去了。當前的“大學改革”,需要深思熟慮的方案,如果提出的是一個戰(zhàn)略性舉措,就屬于改革中的一步大棋,從最開始就要非常謹慎地進行操作。
剛聽說“燕京學堂”計劃時,我以為不過是又一個新項目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它的調(diào)子很高,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了。“燕京學堂”擬建為住宿式學院,最初號稱將實行封閉式管理
新聞熱點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