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讀媽媽說:
美國:娃爽我難過
“女兒去年升小學,一直篤信“快樂教育”的我開始焦慮起來,現(xiàn)在的小學生稍有落后,老師動輒家訪,雙管齊下各種補習,美其名曰讓孩子“不掉隊”,這壓抑人性的教育體制逼我最終做了一個決定:送娃出國。
為此,我火速辭去工作,定了佛羅里達一個教會學校,學費不到2萬美元/年,折人民幣約10萬,跟國內(nèi)國際學校差不多;我們租了套兩室一廳住,一個月的開銷在5000元左右。一年總花費豐儉由人,是20-30W左右。能維持這樣的開銷,主要歸功于丈夫,他十年前炒房小賺了一筆,又開了家外貿(mào)公司,才有這經(jīng)濟底氣。
在美國待了一年多,在國內(nèi)被指內(nèi)向膽怯的女兒,在國外自信滿滿、開朗健談,天性渾然,融入速度很快,交了不少的美國好朋友。
英國:一石二鳥
“兒子12歲,到英國去念中學。原本打算長陪,工作都辭了。到了才發(fā)現(xiàn)走讀公立不招17歲以下的留學生,只能寄宿。像《哈利·波特》里全封閉式管理,學校的設施很好,管得很嚴,上課有老師,放學有舍監(jiān),除了開放日根本不讓家長進學校,周末出來要請假。
一開始照顧娃的想法完全落空了。一開始,他周末還回家陪我;第三個月,完全融入了,和同學玩更開心,就把我晾一邊了。
來都來了,怎么辦?靈機一動,利用好這個時間鍍鍍金,讀市場營銷碩士學位。在國內(nèi)就干這一行,也想繼續(xù)深造,畢竟競爭那么激烈,海龜學歷加過關的英語,圓夢。娃和媽都把學留了,一石二鳥。
孩子爸賺錢辛苦了!兩份學費呢!
三、新加坡:說多都是淚
09年離婚,奔四的年齡帶著懵懂的孩子,近乎窒息的我,很需要新鮮空氣。那年看到一個“母攜子赴新加坡工作學習”的廣告,說新加坡學費低廉,教育質(zhì)量優(yōu)秀,娃長大能拿永居,媽媽陪讀可以工作賺錢。我非常動心,于是花了6萬中介費,帶著親戚借來的幾萬元和孩子一起到了新加坡。
到了以后,意外接二連三。首先是必須等孩子拿到“學生準證”后,才能找工作,等待期間一直坐吃山空,心里毛毛的。終于等來了“學生準證”,中介的合作機構開始帶我找工作,居然都因為我是陪讀媽媽而失敗了!當?shù)厝艘宦犝f我們是中國陪讀媽媽,眼色鄙夷,簡直是新加坡最低層。
聽說這幾年新加坡的生活壓力變好大,學費漲了、交通漲了、房租漲了,每月最少也需要1500新元(6000人民幣,一年約8W),現(xiàn)在真的很后悔,眼看著錢快用完了,真不知道怎么撐下去。
利好與危機
可見,陪讀出國有這些利好:
1)實現(xiàn)了對“娃不被國內(nèi)應試教育荼毒”的愿望。
2)早出國,早融入,不會有文化問題。
3)對本來就想換個環(huán)境的媽是個完夢機會
4)可以逮個深造機會,一石二鳥
5)為移民投石問路
危機也是明顯的:
1)事業(yè)危機:媽要放棄工作數(shù)年
2)經(jīng)濟危機:10W起-40W/年的開支,非土豪還是會小吃力
3)親子危機:付出一切,娃融入后會覺得不再被需要,很心塞
4)社交危機:若找不到可以締結的社交團體,空虛寂寞冷,很無助
5)婚姻危機:長期分居,”“裸”在國內(nèi)能干多金的娃爸被小三拐跑咋辦
所以陪讀不陪讀,全看你家具體情況,各項衡量利好和危機以后,再做理性決定。
各國陪讀簡介
美國:
留學生配偶和孩子都可以申請陪讀簽證(F2簽證),不需要任何英文能力測試或者專業(yè)測試,f2簽證不能在美合法工作或者讀書。另,近年美國新旅游簽證已長達十年有效多次往返。不差錢(不需打工,機票隨便買)的主兒基本可以鎖定美國了。
澳大利亞:
孩子未滿18歲,父母或監(jiān)護人可申請580簽證(學生監(jiān)護人簽證)陪讀,有效期到孩子年滿18歲為止。但是,陪讀人在澳期間,不能參加超過3個月的學習,不能打工。
加拿大:
只有訪問簽證,最長時間半年,可續(xù)簽一年,可反復申請,來達到陪讀作用。 需要兩個基本條件:1、在加方有邀請;2、有足夠在加拿大生活消費的經(jīng)濟證明,通常是一年10萬元人民幣。
歐洲國家:
英國沒有專門針對父母陪讀的簽證,如需陪讀,可申請訪問簽證。德法國等國家也沒有明確的陪讀簽證種類,但可以通過申請訪問簽證到國外短期陪讀,期限一般為3個月到半年,折騰。
新加坡:
母親可陪父親不可,必須是16歲以下孩子的母系親屬?缮暾?zhí)厥獾墓ぷ鳒试S證來找工作,但實際上工作難找,多是渣崗位。
新西蘭:
17歲或以下娃在新留學,家長可申請監(jiān)護人簽證,不準工作和讀書。
馬來西亞:馬來西亞一直是去歐美留學之“跳板”,允許留馬學生父母陪讀。需要存款證明15萬馬幣,存期5年。(來源:搜狐)
新聞熱點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