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夲道中文无码av免费看|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∨|欧美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|亚洲日韩色欧另类欧欧美

  1. <li id="iw7nw"><th id="iw7nw"><pre id="iw7nw"></pre></th></li>
    <bdo id="iw7nw"></bdo>
  2. 首頁 > 文化 > 文壇往事 > 正文

    蘇東坡曾吃過癩蛤蟆 初吃檳榔現(xiàn)驚恐狀

    文章來源:鳳凰網(wǎng)
    字體: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9-07 09:34:14

    ◆以食為天◎丁銳

    大文學家蘇東坡也是個大美食家,一生走到哪“吃”到哪。只是當他被流放到還是蠻荒之地的海南島時,在“吃”上就遇到些麻煩——“北船不到米如珠”,連米都很稀有,遑論佳肴;但這難不倒聰明又樂觀的蘇學士,他在海南“吃”出了野趣,也可以說吃到了“恐怖美食”。

    東坡詩云:“土人頓頓食薯芋,薦以薰鼠燒蝙蝠;初聞蜜唧嘗嘔吐,稍近蛤蟆緣習俗。”由此可見他吃過癩蛤蟆,也有很大的“嫌疑”吃過燒蝙蝠和“蜜唧”。何謂蜜唧?就是把剛出生的周身通紅的小老鼠蘸點蜜,以筷夾之放到嘴里,聽到“唧”的一聲才算吃得正宗。也許覺得吃這些東西有失斯文,蘇詩人在描寫時采用春秋筆法,更以“入鄉(xiāng)隨俗”為擋箭牌,其實還是肚皮決定一切。在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里,可愛的蘇大人曾嘗試過以“龜息法”來“食氣辟谷”,即依靠吞咽陽光來排除饑餓,無論如何,老鼠蛤蟆雖聽著恐怖,但遠比陽光更能解決肚皮問題。

    蘇學士在海南島上真正“緣習俗”而品嘗過的“恐怖美食”,應當是檳榔。他在《食檳榔》詩中描繪過“北客”初吃檳榔時的驚恐之狀——“北客初未諳,勸食俗難阻。中虛畏泄氣,始嚼或半吐。”但嚼著嚼著忽覺又有些回甘:“面目太嚴冷,滋味絕媚嫵。”檳榔其實是“食療”的絕佳藥材,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檳榔與扶留葉合蚌灰嚼之,可辟瘴癘,去胸中惡氣。因此,正宗的海南土著吃法,是將新鮮的綠色檳榔果切成片,配以折疊成三角形狀、涂上蚌灰或蚶粉的“扶留葉”(俗稱萎葉)。以此法嚼檳榔的第一反應,往往是面紅氣喘如醉酒一般,蘇東坡曾調侃道:“兩頰紅潮增嫵媚,誰知儂是醉檳榔?”

    檳榔的絕妙之處不僅于此,古籍中還有這樣描寫:醒能使之醉,醉能使之醒,飽能使之饑,饑能使之飽。由此不禁聯(lián)想起蘇東坡的人生際遇——他也有過錦衣玉食的生活,但信仰的追求讓他走上了一條自我放逐之路,“問汝平生功業(yè),黃州惠州儋州”;宦海沉浮,過分清醒是件痛苦的事,但一味沉淪也是否定自己人生價值,因此大半輩子的顛沛流離中,蘇東坡不斷輾轉于半醉半醒、半饑半飽之間。海南島上的“恐怖美食”檳榔,很好詮釋了東坡居士酸甜苦辣的一生。

    發(fā)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    用戶名: 密碼:
    驗證碼: 匿名發(fā)表
    首頁推薦
    熱門圖片
    24小時熱門資訊
    24小時論壇熱帖

    新聞熱點

    2016-07-19 13:02:28
    2016-07-23 09:38:13

    新聞爆料

    圖片精選

    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