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但矛盾的是,一方面是他們決定進行整容時的隨意和淡定,另一方面是面對他人詢問時的避而不談、諱莫如深。
一名正在進行整容手術的大學生。 東方IC資料圖
從割雙眼皮、開眼角,到“削下巴”、隆鼻,整容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。在如今的整容大軍中,大學生乃至高中畢業(yè)生屢見不鮮。他們往往利用暑假、寒假的時間,給自己來一次“進化”。
但以整容的方式“變美”并非一蹴而就的,它也有相應的代價。除了不低的費用和可能產(chǎn)生的心理負擔,術后的恢復也需要時間。以割雙眼皮手術為例,雖然手術過程只要半個小時左右,但恢復乃至于等待“眼皮變得更加自然”則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。22歲的星星表示,“雖然手術后一周左右就拆線了,但醫(yī)生規(guī)定至少要忌口一個月,不能吃辣也不能吃海鮮,而且半年之內(nèi)都要抹藥膏祛疤。如果是疤痕體質(zhì)很容易增生的那種就最好一直涂,其實我覺得這種手術可能一整年都是恢復期!
即使如此,為何還是有那么多大學生前赴后繼,毅然奔赴整容醫(yī)生的柳葉刀下呢?澎湃新聞記者為此在九零后中做了一個整容者調(diào)查。
“變美”是最直接的答案。正如大家調(diào)侃的,“良好的顏值是成功的一半”。這一調(diào)侃無不滲透著整個社會評價體系的影響。當多數(shù)的大學生處在以成績判定能力的高中時代時,“沒有時間,也不會去考慮這方面的問題”,而當高考結(jié)束、步入大學或者社會,他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學業(yè)只是社會判定、評價體系的一部分,外貌、談吐等個人特質(zhì)同樣重要,它們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轉(zhuǎn)換成為消費、交換的資本。正如18歲的立立所聲稱的,自己想去開眼角、割雙眼皮的原因在于“可以提高顏值,因為顏值高在各個方面都能享受到更多好處”。
與此同時,國內(nèi)中小學的模式化教育,學生自身的價值判斷需要依附于其他價值上,這種從小就形成的”依附性”“從眾性”使得學生作為個體的獨立審美成為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,審美多元化進程舉步維艱。在一些地方的初高中,學生“沒有時間,也不會去考慮外貌的問題”。學業(yè)成為生活的重心,如一些初中對頭發(fā)長短、穿著等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——“前不過眉,后不過衣領”,衣著上只允許身著校服。即使是在高中,相比初中的“放寬”也并不顯得寬容,中國式校服依然是校園內(nèi)最常見的“標配”。有時候,稍有修飾便踏進了需要規(guī)訓、教導的禁區(qū)。而到了大學和社會中,學生突然被賦予了更多自我身體外貌的掌控權,他們想打破以往的形象、變得富有個性,但在外貌上的追求卻又千篇一律。當被賦予的自由遇到不知如何“下手”改造而產(chǎn)生的沖突時,大眾媒介與大眾文化塑造的“美”的樣板便成為了唯一的、穩(wěn)妥的標桿。
這種對大眾審美的主動順應,或許并非大學生自己的主動抉擇,其中不乏父母和同學的影響,尚無穩(wěn)定經(jīng)濟來源的大學生多半要靠父母支付高昂的整容費用。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環(huán)境的變化,使得整容在家長中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。48歲的李先生很支持自己的女兒做小范圍的整容,他稱“這就像打磨藝術品,由孩子自己做主,而且大家普遍還都能接受”。而18歲的立立想要割雙眼皮、開眼角也是受到了母親的影響,她的母親想去打玻尿酸,她也因此更想做微整形手術來提高顏值。20歲的小魚和小陽都稱父母的要求是促使她們整容的重要原因。小魚坦言,自己的父母嫌自己不好看,才讓她做了割雙眼皮的手術;小陽則認為,“身體發(fā)膚受之父母,這也算父母給的一種后天加工!
在身邊人的影響下,許多大學生認為做微整形手術不是一件需要考慮太多的事情,“這根本不算什么事兒”“很多同學都割了雙眼皮,也挺開心的”等觀點比較常見。有人甚至認為其對生活的影響遠小于一場期末考試,微整容與做美甲相差無幾。
但矛盾的是,一方面是他們決定進行整容時的隨意和淡定,另一方面是面對他人詢問時的避而不談、諱莫如深。整容成了羞于啟齒的“隱疾”,“手術之前當然誰都沒有說,只有比較熟的知道。認識的人可能還是能看出來的吧”,星星坦言道。源于天生外貌的不自信或不滿意與微整形所允諾的自信此消彼長,然而多數(shù)情況下,這種自信其實是糊在前者上的一層紙,一捅就破。整容的事實在同學中是暗自揣測的“心照不宣”,整過的不會主動說,看出來的也不會主動問。
整過容的大學生,大多希望把這種后天的影響內(nèi)化成為自己的所擁有物,“天然的總是更好的,人造的總是缺了點什么”,他們曾經(jīng)所借助的外力則成為了極力渴望避開的一部分,結(jié)果越光彩,手段則顯得越暗淡,身體不再是一個純粹的自然性事實,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印記。
讓整容者“覺得自己比以前自信了很多”的這種自主的選擇,潛伏著對社會審美的順從。技術的改進拓展了人們改造自己身體的空間,整容者將整容行為視為自主權利的自然覺醒與正當行使,而其自主性早就在其萌生整容想法之時被社會審美馴服了。社會學意義上的身體是一種承載著社會秩序與社會價值的資本,可分為內(nèi)在身體和外在身體。內(nèi)在身體主要是指內(nèi)在結(jié)構(gòu)和組織,外在的身體則是指社會空間內(nèi)身體的表現(xiàn)以及對身體的規(guī)訓。正如何濤在《身體政治與性別權力結(jié)構(gòu)》中寫道的,“所有對美的定義依然依賴于男權社會下的話語權力結(jié)構(gòu),人們在具體的社會語境中,必然會在權力的凝視下形成身體意識,不斷修飾和改造自己的身體,是權力造就了標準化的、工具式的及機器式的身體!睙o奈的是,整容的行為既因男權社會的施壓而產(chǎn)生,又反過來強化了男權社會的審美標準。
而從順從社會審美的角度來看,化妝也是“尊重他人”的表現(xiàn),但除去對自身影響程度的差異外,又有何差別?正如接受采訪的小陽不無憤慨地講到:“割雙眼皮和帶雙眼皮貼有什么差別?”相對于化妝而言,整容似乎承擔了更多的詬病和譴責,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微調(diào),割雙眼皮等手術也變的如洗臉、穿衣一樣的自然正常;蛟S在人們驚訝大學生紛紛整容和化妝時,他們已經(jīng)遠比旁人想象中有著更深重的社會性,以更為圓滑的成熟來適應現(xiàn)實。
以下是記者所做的調(diào)查,幾位微整容者的講述:
小熊(19,女):做的微整是豐唇 ,花費在五千左右,是在國內(nèi)做的,恢復時間為五天,感覺微整后口紅用的多了。整容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好看,想照著范冰冰的樣子整的,覺得整容挺好的呀,父母也都支持。身邊朋友也都積極支持。覺得整容結(jié)果挺符合預期的,有必要可能會再次整容,整容后覺得自信很多。
丹丹(22,女):開了雙眼皮,花費為7000左右,在國內(nèi)做的,共恢復了三天左右,消腫大概兩個星期。整容原因是自己是單眼皮,覺得雙眼皮會更好看。沒有什么整容模版,咨詢了醫(yī)生,根據(jù)醫(yī)生建議做的。跟父母溝通過,他們也支持,因為自己做家教也攢了一些錢,父母支持了另一部分。周圍也有人評論,不過自己不太在意;具_到預期,暫時沒想過再整,會感覺自信了一些,更喜歡拍照了。
晨晨(20,女):拉了雙眼皮。在上海整的,恢復時間大概3個月到半年。我單側(cè)眼皮肌力不足,有大小眼。沒有什么整容模版,醫(yī)生根據(jù)五官整體設計。自己挺期待的,母親支持,父親開始反對,后來接受。周圍人支持,認為整容之后氣質(zhì)變化較大,人顯得精神很多;謴蜁r間較長,對整容結(jié)果比較滿意,不打算做別的。心理上自信很多。
星星(22,女):大三暑假做了雙眼皮手術。原因是三年前就有這個想法了,因為眼瞼有點下垂,然后腫泡眼,照鏡子不開心又懶得貼雙眼皮貼。手術效果基本符合預期,不會把眼睛變很大但是還是比較自然吧。
躺手術臺上的時候就很方,但是想到我媽在外面陪我就覺得還好,緊張肯定有的,畢竟是要動刀子。手術費用是媽媽出的,媽媽很支持。雖然手術過程只要半個小時,但麻煩的是長達一年的恢復期。手術后一周左右拆線,一個月忌口,半年之內(nèi)都要抹藥膏祛疤。如果是疤痕體質(zhì)很容易增生的那種就最好一直涂,其實我覺得這種手術可能一整年都是恢復期。周圍認識的人還是能看出來的。手術之前當然沒有說,但是比較熟的都知道。做完手術心態(tài)也沒有什么變化,其實主要就是感覺貼雙眼皮貼用雙眼皮膠水好麻煩........然后就去挨了一刀。我覺得整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。
張雨傘(18,女):想割雙眼皮、開眼角。上大學就有了這樣的想法,然后媽媽自己想去打個玻尿酸什么的,覺得我也可以開個眼角神馬的。自己也想變漂亮(因為越來越覺得顏值真的很重要)因為顏值高在各個方面都能享受到更多好處。ㄎ易约焊佒蹈叩拿米诱f話都特別溫柔!做錯事都不忍心責怪)整容算什么!好看才是王道啊!整的不好的時候才會被特意指出來 你居然去整容?!潛臺詞是整容了還這么吃藕。我媽支持還強力推薦,我爸覺得開個眼角就夠了,不支持也不反對。有錢了!做貴的!畢業(yè)了先開個眼角吧。我覺得一萬塊左右應該還可以吧,不過據(jù)說要恢復很久,擔心到時候空不出這么多時間。
小魚(20,女):高三畢業(yè)的暑假去割的雙眼皮。大概花了六千多,是父母出的錢,而且非常支持,不是自己特別想去做,是父母讓我去的。因為全家就我的眼睛小,父母說我去割雙眼皮好了,不然顯得眼睛太大。自己覺得也比較美,不吃虧。手術過程中一直在發(fā)抖,雖然疼是在可以忍受的程度,但是心理上的恐懼是比較真忍不了。(手術之前)也很怕,畢竟是動刀子。最后效果雖然不完全滿意,但也不后悔。也不會再動刀子了。覺得自己比以前好看一點了。雖然周圍的很多女性朋友都覺得挺好的,變漂亮多好啊,但是男生朋友會覺得以前好,(現(xiàn)在)都不像我了。我覺得一個人還是有選擇是否改變自己和怎么改變自己的權利的。但是如果盲目跟風,整容上癮,這時候心理就有點扭曲了,所以度非常的重要。
小新(20,女):花多少錢我自己不知道,都是爸媽付的。
小陽(20,女):我覺得割雙眼皮不算整容,和帶雙眼皮貼沒什么區(qū)別。是我媽非讓我做的,沒有怎么花錢,因為是我媽認識的人。身體發(fā)膚受之父母,拿著也算父母給的一種后天加工。也不覺得疼,而且跟做美甲什么的一個性質(zhì),根本不算什么事兒。張xx也割雙眼皮啊,又不是我一個。但是她們肯定不會告訴你的。
京醬肉絲(20,女):最近比較強烈地想割雙眼皮,因為雙眼皮會顯得很精神。周邊的人……主要是同學好多都割雙眼皮了或者正準備割。家里人媽媽還是比較擔心的,畢竟也是動手術,而爸爸就是保留意見沒有很明顯的意見,男朋友是比較擔心會不會有失敗的危險,說實話我也比較擔心這個這個問題。周邊的同學很多割了之后都挺開心的,但是也有比較煩家里親戚各種問問問的。心理價位在三四千左右,但是也能接受更高的價位。
轉(zhuǎn)自澎湃新聞:http://www.thepaper.cn/
新聞熱點
新聞爆料